您当前位置: 环球贸易网 » 资讯 » 服装服饰 » 正文

谁是时尚业界的“受害者”?

发布日期:2008-05-08  浏览次数:14
    每个人都是Fashion Victim(时尚的牺牲品),不仅仅是那些穿着圆点紧身上衣和花格子裙的女人。在廉价高街服装盛行的英国,去年平均每人扔掉的服装竟重达30公斤。在第三世界国家的血汗工厂里工人们日以继夜地缝制西方世界的潮流服装。当我们穿上那些新款时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保持怀疑的态度。

    我们不能对新的潮流来者不拒。让时尚不再有受害者……

    时尚没有受害者

    在廉价高街服装盛行的英国,去年平均每人扔掉的服装竟重达30 公斤。BBC最近推出了一本全新的在线时装杂志Thread,它是一本专注于推广环保时装的杂志,其口号是:Fashion without victim( 时尚没有受害者)。

    Thread的时装大片风格清新又十分光鲜,完全贯彻了该杂志的环保理念,但丝毫也不显简陋和寡淡。能够登上这本杂志的时装至少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使用环保面料、采用环保的生产和贸易方式、循环再生服装或古董服装。

    创刊号的主题是深入探寻环保时装业各个环节。特写板块中揭露了廉价服装背后的血汗工厂的真相;归纳出今夏环保时装界的几大潮流元素-如今的环保时装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代名词;推荐当红的环保时装品牌;教年轻人如何从一件时髦单品开始接受环保时尚。此外,他们还归纳出时尚界的新A-Z,整理出一个详细的环保组织索引介绍。

    作为创刊活动的一部分,BBC Three 在4 月22 日开始播出一部四集系列节目: "血、汗和T 恤"。该节目记述了六位非常爱赶时髦的英国年轻人在印度棉厂里体验工人生活的经历,他们在逼仄的工作车间里为英国高街品牌做衣服,晚上只能睡在缝纫机旁边。这样的切身经历改变了他们对廉价服装的看法。

    谁是时尚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是Fashion Victim(时尚的牺牲品),不仅仅是那些穿着圆点紧身上衣和花格子裙的女人。" 米歇尔-李(Michelle Lee)在她的新书《时尚牺牲品:我们与着装、购物以及风格消费之间的爱与恨》)(FASHION VICTIM:Our Love-Hate Relationship With Dressing, Shopping and the Cost of Style)中这样说。

    这本书在今年2月出版,《纽约时报》书评对它的评价是"这是一枚嵌入时尚界的柳钉,这本书揭示了时尚世界的商品哲学、血汗工厂和名流衣橱。"

    这本书的作者米歇尔从大学实习阶段开始就在时尚媒体任职,在Cosmo GIRL创刊之后,她成为了这本杂志的编辑;25岁时,她已经成为了Mademoiselle 杂志的高级编辑。

    是什么原因促使米歇尔决定写作这本书?

    米歇尔的回答有些戏剧性-"2001年的春天,我站我的衣橱前,再一次被’我今天上午该穿什么的想法’所压迫,这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坐下来开始思考时尚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大影响,我决定写下我的想法。"

    身为Mademoiselle(这是一本康德.纳斯特媒体集团旗下的高级时尚杂志,米歇尔离开后不久,因为内部调整,这本杂志已经停刊)的高级编辑,每天在康德.纳斯特大楼的自助餐厅里,面对一群仿佛在进行时装秀的同事们,米歇尔总是觉得焦虑。

    "我想我是他们中最大的时尚牺牲品,这是我有资格写这本书的原因。"米歇尔说,"时髦的受害者岂止是那些华而不实的人?"

    她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时尚批评者,她反复声明这一点,"虽然我在书中对这个产业进行了批评,但我不想让人们认为时尚是糟糕的。因为时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的确,时尚首先让我们在心理上自我感觉良好。 "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保持怀疑的态度,我们不能对新的潮流来者不拒。"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相信米歇尔的头脑是理性的,但在纷乱的现实面前,米歇尔仍然被无数有关服饰的难题困扰,仍然气馁于自己的衣服永远不够穿。

    以往我们提到Fashion Victim,往往是嘲笑那些被Logo崇拜症弄坏品位、对每一次新的潮流来者不拒的人,但显然这只是Fashion Victim的最低段数,"我们都是Fashion Victim,包括总是被评为最佳着装人士的詹尼弗?洛佩兹和格温尼斯?帕尔特罗"-米歇尔在自嘲之后,也没有忘记拉上名流垫背。

    追捧时尚的低段Fashion Victim自不必说,而标新立异者也是在创造小众的时尚,那些大都会里的街头青年因为反感大名牌的拜金气味自创出许多古灵精怪的设计,结果总是被主流时尚吸收成为新的时髦元素。

    "所有的Fashion Victim都无法逃脱时尚业的操纵",这话有些耸人听闻,但米歇尔确乎在书中举出了可观的例子。从1865年就开始的高级成衣展自不必说,在许多具体的环节中,设计师和制造商也在蓄意挑动人们的购买欲。

    例如不少品牌在衣服尺寸上进行改革,推出所谓vanity sizing,设计师说通常笼统的尺码已经不适合千变万化的体形,在通常的尺码以外,又上下设置出大码和小码的浮动,你进了试衣间,穿上了比往常的尺码更小号的衣服-这让你感觉好极了-但这种暗示只是一个错觉,你的身材并没有因为穿上看起来更小尺寸的衣服而变得更好。制造商和设计师常常用这些小伎俩来鼓励人们继续购买自己的产品。

    虽然这些"时尚阴谋"已经不是第一次时尚批评家提出,但Fashion Victim终究是具有勇敢的自我献身精神。她们一边看医生一边将脚尖挤进当季流行的尖头皮鞋,一边对时髦冷嘲热讽一边按照最新的时尚杂志给自己添置新装,和米歇尔一样每天翻出一柜子衣服试穿但总拿"还差一件"做口头禅,为了一件喜欢的衣服花三个月的时间减肥,在名牌打折时一通狂购好像拣到便宜……

    对于这些狂热的Fashion Victim,设计师Phillip Bloch说:"我们没有办法根除这个顽症,这不仅仅事关品位。"时尚在某种程度上总是能激发敏感者的兴奋和热情,虽然这种热情显然是非理性的。

    看看那些无事生非的时尚评论-"别买那些崭新的牛仔裤,如果太新了,它们反而显得过时;如果买仿旧的款式,也会被人认为矫情;如何穿出那种地道的旧的感觉的确是一个问题。"-在这些绕来绕去的话题背后,就是每年美国产生的400万吨衣物和纺织品垃圾。还是米歇尔说得对,我们绕来绕去,在时尚圈套中都得老实投降。 已故的意大利时装设计师莫斯基诺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他爱在自己的设计中大胆调侃,比如在外衣上印上 "FASHION VICTIM"或者"BORN TO SHOP",对于天生购物狂来说,不知道生在这个物质丰盛的时代是幸福还是罪过。

    当我们刷爆卡的时候,我们痛恨时尚,当我们幸福地被虚荣占据时,我们爱慕时尚。无论爱恨,我们都逃不脱Fashion Victim的命运。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环球贸易网 产品 供应 公司 求购 展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