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环球贸易网 » 资讯 » 服装服饰 » 服装贸易 » 正文

服装潮铺是否会为视觉快感买单

发布日期:2009-09-21  浏览次数:16

    视觉营销:一种商品促销方式,尤其用于零售店铺。在现代的零售环节里,从商品到环境以至整个空间内的氛围都成为商品促销的一种方式。事实上零售商们只是在反复提醒消费者——这会是你想要的,而那个迷幻你眼球的东西就是“视觉营销”,葫芦里卖的是个体验过程。

    从人们的消费理念上来说,我们购物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一个是我们需要;另一个原因当然是我们想要。而如今的整合环境营销在向消费者传递的讯息则是:既来之,则安之,忘了这是让你的信用卡刷爆的场合,享受购物吧,这会是你想要的。

    其实早在18世纪晚期,视觉陈列的说法就已经出现,但是那个时候的店铺的主人或负责人并没有太在意自身店铺的外观或是陈列摆设的方式,人们往往只是把货物简单地摆开在台面上。当时的消费者进入一家服饰店,甚至会直接跟店主谈话,然后从后面的仓库里直接取出货物。所以,那个时候的“Salestalk”(即招揽买卖的说辞)十分重要,谈话在当时是销售的一门艺术语言。或者可以这样说,当一些小商铺开始逐渐把自己货仓里的货物拿出来供客人展示,试着找到自己觉得合理美观的摆设方位的时候,也就是视觉陈列的开始。如何让自己的店铺显得更有吸引力,这就是视觉陈列一开始的初衷。

    第二个关键变革在于19世纪的欧洲拱顶通道的应用。拱顶通道,这种发源于阿拉伯和小亚细亚半岛的集市建筑设计被欧洲人重新用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天窗加以全新的演绎。只可惜这样的拱形设计造价昂贵,这也是为什么最后这种设计大多被用于视察员的参观地,而非商铺街道的得以利用的外观设计。不过,这种设计还是开启了店铺街道设计的篇章,而现在看来,它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一些SHOPPINGMALL中。

    第三个突破口便是大型展览会的兴起。

    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展览会首开先例,随后,各式各样的展馆设计便频繁地刺激着大家的眼球,尤其是各种主题展馆的出现,为顾客营造了一个个极具吸引力的消费氛围。可以这样说,展览会的人潮涌动,让零售商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视觉语言的魅力;也是因为各种主题设计的出现,人们也才开始认识到原来购物可以是一种体验式的享受,提及“体验服务”,各种电子产品算是深喑此道,比如苹果和索尼的各种概念体验馆。

    19世纪出现的百货商场可以说是零售商们的福音,大型展览会可能时隔几年才能让商家有一次展现的机会,可是百货商场里的商家间的媲美却是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综合式的大商场给陈列设计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和挑战性,很多品牌商家们一开始只是注重用精美的摆设,奢华的材质来衬托自己商品的华贵,之后则开始更加注重和整个商场的融合以及个性文化的凸显。

    百货商场:上:纽约,MACY’S下:香港,YATA

    20世纪初,玻璃橱窗几乎彻底取代了仓储式的商店布置;20世纪30年代以后,陈列展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创造性的视觉与空间艺术,涵盖的内容也大大超出了传统“陈列”范畴,成为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集合概念,因此用“视觉营销”来表述更为准确。

    对于零售商们来说,销售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你的品牌知名度有多高,你的服饰设计有多出众,一切的业绩都只是消费者说了算。至于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一个店铺的销售业绩有时候真的只是取决于你的店铺设计,因为购物本身是一场视觉体验,环境和氛围的包装在今天显得异常重要。现在的人们可不是如此容易就能被讨好的,“概念店”被越来越多的零售商提及,无论是百货商场,精品店,甚至便利店,药店,加油站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店铺也都开始玩起各种特色化(日本的一些加油站会提供各种其他食品销售服务,他们的鱼类干货貌似在加油站卖的很好),销售早已逾越了货品本身,而成了打破常规的整合营销,想想平时你是怎么被那些铺天盖地的平面广告忽悠的,整体概念的包装放在零售店铺里也一样顺理成章。

    外观奇特的加油站

    和《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绿围巾女孩儿一样,如今人们的购物欲某些时候更多的是来自于零售店铺的本身的致命吸引力。当你步入那些美轮美奂的“盒子”的时候,假人模特也都成了会说话的女巫,相比一些毫无创意的店铺,你会发现所谓的“创意潮铺”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它其实是一种视觉零售方式,而我们SHOPPING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享受零售商们的魔法。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环球贸易网 产品 供应 公司 求购 展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