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环球贸易网 » 资讯 » 家电资讯 » 家电企业 » 正文

掌握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发布日期:2011-03-08  浏览次数:26

  两会期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中明确将TFT-LCD液晶显示列入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力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促进我国彩电产业整体转型。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布局较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电视生产所需的面板供给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大尺寸电视用面板目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致使整个彩电和平板显示产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转型压力。

  2009年我国液晶面板进口1.8亿块(含中小尺寸),进口金额达350亿美元,居单一产品进口额第4位,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进口额。

  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中明确将TFT-LCD液晶显示列入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力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促进我国彩电产业整体转型。

  我国发展TFT-LCD产业最大的优势

  从CRT彩电发展起,我国已培育了世界六大彩电品牌,在市场上成长为第一彩电生产大国,在政府领导部署下,2008年开始了CRT彩电平板化战略转移,在TFT-LCD与PDP彩电生产上六大彩电品牌已基本恢复为平板彩电生产大国的地位。

  TFT-LCD战胜CRT也是靠笔记本电脑诞生的市场优势,我国现在不仅是彩电生产大国,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iPhone与iPad的代工大国,这也是TFT-LCD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因此我国TFT-LCD产业后来居上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因此政府重视、支持TFT-LCD十分重要,把其列入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性产业有重大意义。

  京东方自主创新建设高世代线打破了海外企业对我国液晶显示产业长期封锁,海外企业纷纷要求来大陆投资设厂。为保护国内产业健康发展,2010年初,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下发了《2010—2012年平板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发展国内液晶显示产业两大原则,即总量控制和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民族产业发展。根据这一规划,对海外项目进行综合审批,延缓了海外企业进入大陆的投资时间,给国内企业发展赢得了近一年的宝贵时间。

  2010年11月,三星、LG获得政府批准,开始分别在苏州和广州投资设厂,并已开始采取降价等策略打压本土企业,抢占国内市场,使国内整个彩电产业链再次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日、韩和台湾地区发展液晶显示产业的经验表明,多家企业同时上马,展开内部竞争的格局,不利国家或地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要做强,必须先立龙头,要集中力量支持一至两家有知识产权、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国家产业的整体发展。

  掌握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资料显示,日本发展TFT—LCD产业已经40多年,韩国也有30多年,而我国发展TFT—LCD产业不过10年时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还有10年以上的差距,又该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呢?

  产业的国家转移是非常复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本是TFT-LCD产业化的发明国,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显示市场占有100%的份额,但随着韩国、我国台湾的介入,其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到2006年降到10%,其原因是日本国内市场的饱和、萎缩,人员资本的增加,环境、材料成本的局限。尤其是日本大企业这十年战略的错误:他们过早相信OLED将要取代LCD,因此,在OLED大尺寸显示研发投入过大,而迟迟无法克服量产的难关。相反,韩国企业这十年在显示产业的研发战略正确建立在于攻克TFT-LCD背光源的LED革命,在前年获得成功,因此,三星、LG把日本的TFT-LCD产业抛的远远的,取得世界显示第一、第二的佳绩。

  尽管日本发展TFT—LCD产业已经四十多年,韩国只有30多年,但韩国超过日本已成事实。我国尽管发展TFT-LCD产业不过10年时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还有10年以上的差距。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长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其主要因素是政府的改革政策的英明正确,部分因素是具有有利的人员资本,及环境、材料成本,事实上,我国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进入液晶显示产业,在海外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先后自主建设并成功运营了北京5代线、成都4.5代线,京东方在合肥自主建设我国首条大尺寸第6代TFT-LCD生产线也于2010年10月18日实现量产,并用不到两个月使产品良品率达90%以上,充分说明我国本土企业已完全掌握了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环球贸易网 产品 供应 公司 求购 展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