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环球贸易网 » 资讯 » 农贸动态 » 正文

亚洲百姓感受“米荒” 给中国农业敲警钟(图)

发布日期:2008-04-15  浏览次数:40


亚洲百姓感受“米荒” 

  在全球大米价格飙升的阴影笼罩下,亚洲邻国的百姓们也在为生计忧心忡忡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廉海东、凌朔、费洪海发自孟买、曼谷、河内 作为全球一半人口的日常主食,大米价格暴涨正成为笼罩在世界上空挥之不去的阴影。包括海地、埃及、印尼在内的多个国家,先后因此发生骚乱或暴乱。亚洲是全球大米主要出口地区,而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却也一样感受着米荒的影响。

  印度穷人一日只剩两餐

  桑吉塔是本报记者在孟买所住小区的清洁工,她的丈夫是这个小区的保安。她和丈夫每月的收入约4000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一年前,他们的工资还能买到足够的大米和蔬菜,养活两个孩子。但是,就像印度成千上万的穷困家庭一样,桑吉塔现在不得不为基本食品价格迅速上涨发愁。

  “大米涨价涨得实在太厉害了!”这些天来桑吉塔经常这样向丈夫抱怨。据印度《经济时报》公布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印度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至少30%,而大米的价格更是由原来的1公斤20卢比涨到现在的40到50卢比。

  米价飞涨导致印度城市里很多贫民已经揭不开锅了。桑吉塔给记者算了笔账,她说,食物的支出用掉了他们家庭收入将近2/3,微薄的收入已经让她无法应付过高的米价。

  桑吉塔说,如今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减少餐桌上的食物,尤其是减少成人的食物。她要确保3岁女儿的饮食中有足够营养,这意味着她跟丈夫不得不少吃。他们现在已经将一日三餐降为两餐,而其中一餐还是稀粥。

  印度有11亿人口,其中近三分之一生活费每天不足一美元,大米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为缓解大米价格继续上涨,印度政府宣布自4月1日起停止大米出口。

  几十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向穷人提供粮食补贴,同时征购余粮,然后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穷人。虽然这项计划因效率不高等问题受到批评,但的确帮助了很多家庭。现在米价高涨,许多人建议政府增加穷人的粮食补贴。但一位印度农业官员对记者表示,他们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告诉记者,印度政府承受着削减财政赤字的压力,而且政府粮仓中的大米已经不多。

  泰国人有米也发愁

  4月7日,位于曼谷市中心的一家万客隆仓储式超级市场内,大米柜台显得尤其热闹。

  这个柜台通常有近百种品牌的5公斤袋装米供选购,价格从每袋70泰铢到200泰铢(1美元约合31泰铢)不等。但这一天,许多品牌的廉价白米和茉莉香米都已经售罄,只剩下价格超过130铢的袋装米,大多数“围观者”看了价签都摇头表示难以接受。

  泰国是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每年有超过900万吨的各类白米和香米飘洋过海,流入世界市场。但近来,受全球米价上涨的影响,连泰国这个向来以“水中鱼吃不完,地里米吃不尽”自豪的国家也受到波及,政府频频召开米市紧急会议,民众纷纷购米以备不时之需。

  事实上,年产大米2000万吨的泰国并不缺米。泰国政府官员也强调目前米市的混乱并不是因为大米紧缺,问题出在国际市场上米价不断飙升,导致泰国出口环节出现混乱,米商宁可将米出口也不愿在国内售卖。

  然而,进入3月后,一些出口米商也开始面对大量订单犯愁,因为他们从碾米厂和米贩子那里已经提不到大米或者米谷了。据泰国媒体报道,一些泰国米贩子见国际市场米价飙升,随即以赠送化肥等手段提前收走了米农的存米,并且大量囤积,导致米市原有的供求链被破坏。为此,泰国总理沙马6日在全国电视脱口秀节目中表示,政府首先要整顿米市,同时可能会对出口量进行调控。

  越南百姓无奈接受现实

  今年一二月份,越南北部和中部部分省份持续一个多月的寒冷天气,加上作物病虫害的肆虐,光是越南北部冬春季稻的收成,就预计将因此减产10万至20万吨。

  这令部分原本就缺粮的地区雪上加霜。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越南全国有28万户居民(人口约为118万)缺粮,仅3月份就有大约12万户的近50万人口缺粮,比去年同期增长43%。

  本报记者在河内一家超市看到,一袋5公斤规格的普通大米,2月底售价在52500越盾(1美元约合16000越盾),4月初价格已升至67500越盾。粮价的上涨,使一些超市出现了“抢购大米”现象。

  但总体来说,粮价上涨对越南百姓的影响,不像菲律宾等需要依靠粮食进口的国家那么严重,普通越南百姓只能接受现实。“米价上涨了也还得吃饭,关键是包括肉、禽、蛋、奶等各种食品价格都大幅上涨了,每月开支仅食品一项就要比以前多花差不多一半的钱。”一位在外国驻越机构工作的女士对记者说:“我家有两个孩子,每月花在奶粉上的开销就达200万越盾,奶粉的价格最近已经上调好几次了。”

  截至3月底,越南已经出口大米约80万吨,创汇3.1亿美元,出口量同比仅增加20%,但金额却上涨了61%。出口增加推动了大米收购价格的上涨。越南政府曾一度保证不会调低大米出口额度,然而3月底,越南总理阮晋勇作出最新指示,将大米出口指标下调了50万吨。4月初,越南粮食协会已要求各大米出口企业7月前暂不签订新的出口合同。

  粮价上涨给中国农业敲警钟

  ——专访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官员何昌垂

  “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粮食,任何时候都要自给”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面对粮价带来的困扰,各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是否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4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就此专访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兼亚太区域代表何昌垂先生。

  米价上涨原因复杂

  《国际先驱导报》:这轮米价上涨导致的米荒,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何昌垂:首先,我不希望把它叫做“米荒”。尽管目前国际大米市场供需比较紧张,但总体来看,不应该也不可能造成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饿死人现象。和那时相比,现在各个国家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从亚洲来看,贫困的程度跟贫困的人口也比70年代少多了。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说这次涨价是因为越南等国家发生了虫灾。

  何昌垂: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个别国家的因素。目前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受国际油价上升影响,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需要的交通运输、仓储,甚至包括杀虫剂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成本都在上涨。第二,灾害性天气导致不少国家农产品减产。第三就是粮食库存量减少。

  最近一段时间大米价格不理性飙升,跟一些国家的政策措施有直接关系。几个主要大米出口国都对出口做了限制,这进一步引发大米进口国心理响应,他们增加了进口订单,所以引起供需矛盾拉大。

  “动乱由粮荒引起”说法不准确

  《国际先驱导报》:世行说有33个国家因此陷入动荡。

  何昌垂:粮价上涨可能是导火线,如果把它作为引起动乱或动荡的主要原因,就太简单化了。一些国家陷入动荡,还有其他原因。

  我们应该强调,当前粮价上涨确实给低收入的粮食进口国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具体地又把困难转嫁到城市贫困居民、失去土地的农民等边缘群体身上。这部分人家庭收入的60%~70%往往是花费在粮食上,对他们来说粮价上涨10%就是很难承受的了。

  《国际先驱导报》:亚洲对于全球粮食安全扮演着什么角色?

  何昌垂:以大米为例,亚洲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地区。全世界大米总出口量在3000万吨左右,泰国就占了近1000万吨,印度、越南和中国也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国际粮食市场三分之二的大米贸易来自亚洲国家的出口,亚洲国家对世界大米市场的存量、价格、贸易现状有重大影响。

  “中国粮食威胁论”不负责任

  《国际先驱导报》:在你看来,中国会出现粮食短缺问题吗?

  何昌垂:温总理明确对国际社会说,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还有4000万到5000万吨大米存量。我相信这一点,因为中国历来对粮食生产很重视,库存也比较丰厚。虽然中国不是大米主要出口国,但毕竟是出口国之一。现在即使进口部分大米,也是高端消费。

  《国际先驱导报》:但还是经常有人提出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你怎么看?

  何昌垂:我的看法是,中国粮食自给率占95%~97%以上,而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农业生产恢复很快,修正政策很容易。所以我想,那种说法是不公平的,把国际市场价格归结为中国因素,甚至把粮食短缺归结为中国因素,这是带有政治性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也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对你提出过这个问题吗?

  何昌垂:有啊。比如美国有一个国际粮食研究所,他们提出当前粮食价格增长问题的第一个理由,就是中国和印度需求增加。

  《国际先驱导报》:他们会不会觉得你的华人身份特殊,所以不接受你的观点?

  何昌垂: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粮农组织科学分析的结果,是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作为对中国政策观察,对中国粮食市场监测以及对整个国际粮食市场情况综合之后得出的结论。

  重视农业是根本解决之道

  《国际先驱导报》:这轮米价上涨解决的出路在哪里?

  何昌垂:我最近经常重复的观点是,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飙升是个事实,反映出的核心问题则是对农业生产相当长一段时间重视不够。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农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行业,这个行业如果很脆弱的话,实在不得了。然而世行、亚行以前对农业都不感兴趣。

  粮价上涨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还要加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供应我们粮食,任何时候都要自给。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环球贸易网 产品 供应 公司 求购 展会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