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环球贸易网 » 资讯 » 产业经济 » 财富人物 » 正文

张欣——理想让我们看得远飞得高

发布日期:2012-12-27  浏览次数:457

  “我什么运动都爱看,足球、网球最爱。要是我晚生30年,没准就当运动员了,也没准就去唱歌剧了,都超喜欢,可惜啊,我们当年没机会。”没成运动员,也没去唱歌,而是跟楼盘设计、销售数字打起交道,她就是那个搞建筑的大女人张欣。

  作为中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从女工到剑桥大学硕士、从投资银行到房地产界女王,张欣的过去与现在颇具传奇,她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从不允许自己失败,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商业世界中,凭着外柔内刚的真性情与独到的商业才智脱颖而出,成为众多闪光灯追逐的焦点。

  每个成就背后都有故事,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我们总是很好奇他们的经历,尤其是那些靠自己一步步走上成功的人。“我是个不能允许自己失败的人”,回顾过去,无疑,张欣的奋斗史为许多人树立榜样。

  张欣并非豪门贵族出生,14岁就跟随母亲从北京移居香港。当时生活困难,于是在香港工厂流水线当起计时工,一过就是五年。这一段被张欣形容为没有思想的机械式生活,她的理想也极其简单,工资能从每月八九百元工资挣到1千元就满足。

  当真挣到超过1千时,张欣不满足了,她开始向往自己能去写字楼工作,当个小白领。为了这个目标,张欣选择了给自己充电,无论多么辛苦,每天下班她都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走进了写字楼,成了一家贸易公司的秘书兼财务。

  “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接受好的教育。”当有朋友对她说为什么不去读书,不管不顾的张欣带着5年打工攒下的3千英镑,一口炒菜锅,一本英汉字典,只身前往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学习经济学,随后又从剑桥大学获得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此后,张欣加盟华尔街,成为一名年轻的分析员,先后在投行高盛和旅行家集团任职。无数精英人士梦寐以求的工作高地,然而对张欣来讲,华尔街是她“人生中最丑陋的地方”。她不喜欢华尔街的“铜臭味”,满嘴粗话、嫌贫爱富、利润为王,全是颠倒的价值观。

  当时深受左翼知识分子影响、满怀共产主义情结的她,最高的理想是去世界银行这样的机构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于是,她开始想着回国。时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和张欣在英国是同学,向她推荐了国内一家叫做“万通”的公司。

  “披荆斩棘,共赴未来”万通这一高昂的宣言让张欣激动不已,她很急切地想要跟这些人见面。在见面聚会上,张欣第一次认识了未来的丈夫、当时的万通经营者之一潘石屹。这位其貌不扬,身不高,体不壮,满口甘肃天水土音的男人,因为说话很有原创性,让张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们都老大不小了,我那时候二十八九岁了,都不用像18岁那样,还得谈几年的恋爱。” 张欣与潘石屹恋爱四天,潘石屹就向张欣求婚。两人从相互认识到决定结婚,前后不过两星期。后来,两人共同创立SOHO中国。当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远远没有形成气候,敏锐的市场直觉创造了巨大的回报,也造就了富豪榜上长盛不衰的夫妻档。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女权意识的人”张欣曾对《中国企业家》说,“男人和女人就像一只鸟的一对翅膀,少了哪个都不行。” 事实的确如此,起码张欣身边所有的女朋友都无法想像,如果没有潘石屹,张欣会怎样。反之亦然。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是做好“夫妻档”关键所在。

  “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我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最想做的是教育。” 如今,财富让她重拾梦想。过去的6年里,张欣夫妇一直在甘肃的乡村学校做慈善,让留守儿童看到教育可以改变命运的希望。

  “人需要理想主义,不能每天都生活在各种问题中。理想让我们看得远、飞得高。”张欣认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有永恒的追求,不受环境的影响,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给他人带来幸福,而幸福和成功并没有直接关系。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环球贸易网 产品 供应 公司 求购 展会 资讯